年鉴编纂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史料编研  年鉴编纂

 
山东理工大学史目录
作者:admin  点击数:3014  日期:2007/03/19
 

《山东理工大学史》编委会

顾 问 张复信 高声明 栾贻信 李同昌 李金海

孙树木 李 恒 柴盛典 考明金 吴蕴昆

主 任 范跃进 姚福生

副主任 都光珍 张宗新 张新义

委 员 贺连春 张元利 王学真 谭秀森 杜瑞成

张宇声 姚 德

《山东理工大学史》编写组

全书主编 张宇声

副 主 编 衣玉琛 梁健俊 王兴南 朱秀德 张庆法

李义勇 艾修永

第一编

主  编 王兴南

编写人员 路凤英 谢 怡

第二编()

第一章主编 朱秀德

编写人员 巩绪发 吕鸿钧 宋群豹 王 霞

第二章主编 梁健俊

编写人员 庞 蕾 臧洪

第三章主编 张庆法

编写人员 李晓华

第四章主编 艾修永

第二编()

主   编 梁健俊

编写人员 庞 蕾 张 静

第一章第一节由庞允荣 安茂杰 张庆法编写

第三编

主   编 李义勇

编写人员 于双胜 李淑芳 张 波


目 录

序 言

第一编山东工程学院史

1956~2001

第一章 艰难初创时期(1956~1966

第一节 适应农机化事业发展,山东农机化学校诞生

第二节 学校迁往德州,升格为农业机械化学院

第三节 省高校调整,农机学院降格为农机专科学校

第四节 学校获新生,再次升格为农业机械化学院

第五节 恢复整顿建设,学院出现初兴局面

附一:李德民书记兼院长简历

附二:李如海书记兼校长简历

第二章 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5

第一节 “文革”兴起学校混乱

第二节 参加山拖大会战,到兖州后改为中专

附:王志廉院长简历

第三章 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3

第一节 在艰难曲折中恢复发展

第二节 批判“两个估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附:于永泽书记简历

第四章 改革发展时期(1984~1990

第一节 健全学校组织机构,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第二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三节 调整专业布局,深化教学改革

第四节 提高科研工作地位,促进科研工作开展

第五节 加强校风建设,铸造求实创新的校风

第六节 深化改革,推动学校后勤基建发展

第七节 做好新时期学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第八节 锲而不舍,学校实现更名改制

附一:戴祖芳书记简历

附二:姜经武院长简历

附三:王敏院长简历

第五章 开拓创新时期(1991~2001

第一节 发展概述

第二节 坚定改革发展方向,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节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造就高素质师资队伍

第四节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第五节 确立科研工作重点地位,科研取得丰硕成果

第六节 构建坚实物质基础,后勤保障体系成绩裴然

第七节 校际协作与对外交流日益活跃

第八节 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新时期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附一:张复信书记简历

附二:许万敬院长简历

附三:姚福生院长简历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第二编淄博学院史()

(1978~1998)

第一章 淄博师范专科学校史(1978~1998)

第一节 夯实基础加快建设

第二节 形成特色快速发展

第三节 淄博教育学院的师资培训工作

附一:李金海书记简历

附二:孙树木校长简历

附三:张光兴校长简历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第二章 山东建材工业学院分院史(1987~1998

第一节 山东建材工业学院博山分部的建立

第二节 更名分院,明确建设发展方向

第三节 锐意进取,建设发展迈出新步伐

第四节 励精图治,继往开来

附一:李恒书记简历

附二:张际武院长简历

附三:胡世伟书记简历

附四:张宗新院长简历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第三章 淄博市职工大学史(1979~1998

第一节 振兴经济亟需人才,职工业大乘势而起

第二节 严谨治校,不断开拓,成人高教全国领先

第三节 率先兴办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发展跃上新台阶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第四章 淄博广播电视大学史(1979~1998

第一节 艰苦创业,扎实起步

第二节 解放思想,开拓前进

第三节 治理整顿,深化改革

第四节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第二编淄博学院史()

1998~2001

第一章 淄博学院的合并组建

第一节 淄博学院的前期筹建

第二节 淄博学院的正式成立

第三节 以“五个一”为目标的实质性合并

第二章 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节 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强化学科专业建设

第二节 “引进、培养、聘请”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三节 突出齐文化研究特色,科研工作稳步推进

第四节 加快基本建设,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

第五节 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第六节 积极开展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第七节 创办外事学院,拓宽办学途径

第八节 加强党建工作,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第九节 庆祝新校区落成暨全面实现集中办学

附一:邹大民书记简历

附二:范跃进院长简历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第三编山东理工大学史

2001~2005

第一章 世纪之初,山东理工大学应运而生

第一节 上下同心,新大学筹建

第二节 实质融合,高起点建设

第三节 领导关怀,期望中创业

第二章 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第一节 召开两次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第二节 全面启动学分制改革,推进教学改革进程

第三节 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四节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工作规律

第五节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第六节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发展高职、成人和远程教育

第七节 开展教育创新,探索二级学院办学模式

第八节 凝心聚力,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第三章 强化重点,突出特色,加强学科建设

第一节 学科基本情况

第二节 实施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第三节 加强学位点建设,提高学校办学层次

第四节 重视研究生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四章 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实现科研水平新突破

第一节 优先发展,科研环境进一步优化

第二节 坚持创新,课题数量与质量同步提高

第三节 寻求突破,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第四节 强化建设,搭建科学研究平台

第五章 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第一节 引进、培养、聘用并举,建设高层次师资队伍

第二节 实施“136人才工程”,培养学科带头人队伍

第三节 提高教师学历与外语水平

第六章 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办学活力

第一节 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第二节 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第三节 形成富有生机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七章 加强校园基本建设与条件保障工作,构建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校园基本建设规模空前

第二节 加大实验设备投入,加强物资管理

第三节 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第四节 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打造网络信息平台

第五节 开展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校园”

第八章 教育、管理、服务三者并重,完善学生工作体系

第一节 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节 学生管理日趋规范

第三节 突出“服务育人”,完善大学生服务体系

第四节 加强招生就业工作,提高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

第九章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

第一节 进一步拓宽渠道,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开展国际教育合作

第三节 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

第十章 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学校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一节 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第二节 干部队伍与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节 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务求实效

第四节 纪检、统战、离退休工作进一步加强

第五节 群团工作富有生机

第六节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附一:范跃进书记简历

附二:姚福生校长简历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后 记

  

 

 

从山东工程学院1956年建校算起,今年是山东理工大学建校50周年。200511月,学校研究决定于20065月举办5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校史编写也就顺理成章地提上了工作日程。

但是,面对50年的发展历史、多个学校的不同历程,面对修史这种严谨、重大的任务,在不足半年的时间里完成校史编写和出版,实属不易。但任务已定,只能勉力为之。另外,山东工程学院和建材分院的部分校史,原来有一定的编写基础,使大家能在如此紧张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具有一些信心。于是,由学校领导组成编委会,组织有关人员成立了编写组,研究体例,确定分工,查阅档案,整理资料,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校史的编写工作。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2月下旬新学期开学,中间经过一个春节假期,各编写组完成了校史各部分的初稿。再经过讨论、修订,进一步统一体例,形成了一次修改稿。然后提请担任编委会顾问的一些老领导分别审阅相关部分,提请现任校领导审阅全书,将山东理工大学史一编分发学校各部门征求意见,淄博职工大学史一章由工程技术学院领导审阅,淄博电大史一章由远程教育学院领导审阅。直到3月底,校史定稿。

考虑到学校合并组建的历史过程,编写组将校史分为山东工程学院史、淄博学院史和山东理工大学史三编,其中淄博学院经过了一次合校,故将其合并前的各个学校史作为上编,将合并后的一段历史作为下编。校史各部分采用主编负责制,最后由张宇声、李义勇、郭万宝、于双胜四位同志统稿。

校史是编写组全体成员精诚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王兴南、朱秀德、张庆法三位已经退休的老教师分别担任相关部分的主编,他们勤奋、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感染、带动着编写组的每一位成员。担任校史编写顾问的张复信、高声明、栾贻信、李同昌、李金海、孙树木、李恒、柴盛典、考明金、吴蕴昆等老领导,对相关部分进行了认真地审阅,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为编写组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吴绍麟、郭广温同志为第一编第一至三章提供了参考稿。武桂霞、宫庆新等同志积极参加了校对工作。档案馆作为校史编写的主要职能单位,承担了校史编写的全部档案、资料查验和部分编、章的编撰工作。在此,谨向支持、帮助校史编写的领导和同志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校史即将出版,编写者仍然心有不安。由于原有学校历史各异,又采用多人分头编写的方式,而且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再加编写组水平所限,难免体例有不统一、不规范之处,内容有错漏不妥之处,敬祈广大读者体谅并加以批评指正,以备以后再作修订。

 

《山东理工大学史》编写组

20064

 

Copyright © 山东理工大学档案馆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