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年鉴编撰规程 | |
作者:档案馆 点击数:552 日期:2019/04/13 | |
《山东理工大学年鉴编纂规程》 为更好地统一《山东理工大学年鉴》(以下称《年鉴》)编纂体例,规范编纂要求,提高编纂质量,针对我校年鉴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借鉴高校年鉴编纂的经验做法,结合学校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研究,对《年鉴》条目、内容、结构做了部分调整和修订,具体要求如下: 一、关于条目的内容与结构 《年鉴》以文章和条目为基本载体,以条目为主线。除特载、机构与干部、人物、毕业生名单、文献、统计资料、表彰与奖励、大事记、媒体报道选辑之外,大部分都是以条目的形式来记述各方面的信息和情况的,因此,条目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撰写的质量。 (一)教学部门 教学部门的条目结构主要由学院概况与专项条目组成。 1.学院概况(即综合条目,1000字内) 重点撰写:本院基本数据、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对外交流与合作、学生工作、党建工作等方面的新举措、新发展、新变化、新情况,多用数据表达。准备单设条目的事和活动等,概述中可点到为止,不要展开,以免重复。参见《范文选编》(一)概况 2.专题条目(每条300~500字) 专题条目要突出重点、少而精,选择本院年内在校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活动、推动学院发展的重要举措及有特色的成果,要有具体内容和经验。若没有突出的事和重要的活动,能在概况中表达清楚的内容,不要再单设条目。参见《范文选编》(二)(三)(四)(五)(六)(七) (二)党群行政部门 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能分项记述当年的重要工作,着重反映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果、新进展。内容体现图文表并重原则,尽可能多的用图表体现工作成绩,反映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情况。要求2000字以内。 二、关于条目的具体要求 为了便于部门撰稿人选择条目和撰写条目,分别对条目的分类、选择、写作等作以下规定说明。 (一)条目的分类 《年鉴》条目由标题、正文和作者署名三部分组成,不得缺一。其条目大体分两类,即综合性条目(概况)与专题性(或单一性)条目。 综合性条目(概况),一般列于所有条目之首,应全面、准确地反映本部门年内基本情况和数据,具有“面”的属性,具有综合性、系统性、连续性和可比性的情况、特点和问题。 专题性(单一性)条目,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侧面。年内有特色和重大影响的事件、成果、会议等,一事一记,列为条目,具有“点”的属性。其取材标准有大事、要事、新事、特别事。 从内容上讲,撰写条目一般应具备6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事情、人、原因、结果。 学院、部门负责人和撰稿人首先要明确条目的分类,然后选择、确定本部门的条目。 (二)条目的选择 1. 根据特性选择条目 年鉴条目特性有:独立性、排它性和年度性。 独立性:即一事一条,独立成篇,有题目、有主题思想、有反映主题的材料和数据,有时间、有地点、有结果,是一个完整的结构。 排它性:即作为一个独立主题的条目,有其特定的内容范围,不是大杂烩,不能兼收并蓄。 年度性:即条目所记述的内容,只能是本年内发生的事,不能超越,这是年鉴的性质决定的。有时可用少量的历史资料作为背景材料,为主题的深度和广度服务。 2.选择条目须遵循的四项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地记载历史是最基本的原则,是《年鉴》编纂的灵魂,要使记载的信息具有高度的准确性。 (2)不追述也不展望的原则。《年鉴》是逐年出版的连续出版物,有很强的时限性,只反映年内的重大事件或比较重大的事件。 (3)大事不遗的原则。《年鉴》要反映学校年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貌,但是又不能对繁杂的事物进行一一记述,要坚持大事不漏的原则。 (4)述而不论的原则。这是《年鉴》的体例所要求的,《年鉴》需要的是资料本身,而不是评论。所以在条目的撰写中必须坚持述而不论的原则,即可以叙述、陈述、转述,但不可以论述。 3. 选择有特色、有价值、有影响的大事立条 各部门在选择确立条目时,要从学校的全局着眼,摒弃门户之见。从纵向看,把具有重大影响、具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具有特色、具有存史价值的事物选题立条。从横向看,把对学校队伍建设、教学水平、学科建设、教学实施、学科发展等有巨大影响、代表学校水平的事物和活动,选题列条。条目的选择要少而精,能在综合条目内表述的就不要单列条目,专题条目不要重复综合条目内容。 (三)条目的写作 1.综合性条目(概况)的写作 综合性条目(概况),也是常规条目。它承担对某一部门、某一领域展现全貌、反映特点、揭示规律、阐明得失、统率专题条目的角色。它要在1000字内,把一年中所发生的全面情况,提纲挈领地加以表述。概况写作多数按问题、列小题、分段落,横向表述;少数也可按时间顺序纵向表述;还可纵横交错、有机结合,深层表述。概况的开头一段,多写有本单位特点的工作指导思想或本年工作特色。如工作特色较长,可以放到最后一部分写。若是常规工作,表述时要突出本年的变化。可以格式化,但不能概念化;要多用数据和实例表达。概况是写一年工作的结果,而不是写计划。概况要统率专题条目,不能以全部专题条目作简单的组合。写作范文,见附件《范文选编》(一)概况 2.专题性条目的写作 专题性条目则重在写点。专题性条目是年鉴从微观着眼,记载上年度事、物、人的表现形式。它要在300~500字,它的类型多,基本要素和侧重点略有差异。 (1)重大活动类条目。基本要素为:时间、地点(单位)、名称、举办单位、主要参加者、活动中心、内容、特点、重要领导讲话摘要、结果。注意避免:就事论事、罗列出席人员和偏重于气氛描写等。写作范文,见附件《范文选编》(二)【举办读书征文活动】 (2)会议类条目。基本要素为:时间、地点、名称、举办单位、规模、中心议题(内容)、专家报告名称、论文名称、取得成果。注意避免:只注重活动意义、日程安排、会场气氛罗列领导人名单、领导接见和领导人讲话。写作范文,见附件《范文选编》(三)【四届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召开第八届国际光电子和通信会议】 (3)机构类条目。基本要素为:名称、成立时间、批准机关(批文)、组织形式(体制)、主要职能(范围)、内部机构设置、首任领导者。注意避免:机构成立原因、意义、目的、过程、作用、罗列大量领导人名单和讲话。写作范文,见附件《范文选编》(四)【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成】 (4)科研成果类条目。基本要素为:成果名称、完成单位(个人)、完成时间、成果价值、获奖等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专家鉴定意见摘要。重点突出:成果价值。注意避免:研制成果意义、目的、扩大应用范围、广告性夸张用语。写作范文,见附件《范文选编》(五)【轿车主模型检验工装研制成功】 (5)工程类条目。基本要素为:工程名称、投资、工程本体(规模、设施)、质量水平(达到的标准)、地点、时间(开工、完工)、完成单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重点突出:工程本体、质量水平、效益。写作范文,见附件《范文选编》(六)【逸夫科技创新馆建成】 (6)竞赛类条目。基本要素为:时间、地点、竞赛范围、项目、竞赛结果。注意避免:意义、目的、过程、赛场气氛、对结果的评价。写作范文,见附件《范文选编》(七)【举办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 (四)撰写条目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各部门选送条目要少而精,宁缺勿滥;撰写常规条目要突出发展与变化,着意在发展、变化中找出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果;专题条目,作者要设法让内行人看得懂、外行人也要看得懂。写条目要避免以下几个问题: 1. 条目用语要规范、准确 切忌下列“不确定、永不错”的词语,如: (1) 时间用语:尽可能用具体时间,避免用时间代词。如不写:“去年”、 “近日”、“最近”、“日前”、“目前”、“上旬”、“中旬”、“下旬”等字眼。同一条目中年份已有前提的,后面不必重复出现,可用“年内”的提法,也可直接交代“某月”或“某月某日”。 公历年代、年、月、日及时、分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述,如“20世纪80年代”、“1994年5月1日”、“7时18分”;年份不能简写,如“1995年”不能写成“95年”。 (2) 地点用语:地点要写到具体的“室、场、馆”,避免用“在淄博”,“在×区(县)”,“在学校”等词句。 (3) 成就用语:成就要用具体的数量词表达、或用评价性语句表达,反对用“巨大的变化”、“可喜的成绩”、“辉煌的成果”、“受到好评”、“十分成功”等语句。 (4) 数据用语:数据用语要用实数,不要用约数。“约×万”,“××多人(元、间、册、项)”,“近十(百、千、万、亿)”等。 (5) 称谓:各条目中一律不用“我国”、“我市”、“我党”、 “我校”、“我院”等字样,应直书国名、省名、党名、校名等。每个条目中,学院名称第一次出现时,必须用全称,以后可用规范的简称。 涉及人名,一律直书其名,不用“同志”、“先生”等称谓,必要时可加上职务、职称、学衔等,如“教授”、“ 博士”等。 (6)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用法要规范。各种会议名称,一般不加任何标点符号(如引号或书名号等)。文件、讲话、报告的题目,应加《》号,不能用引号。并列的书名号或引号之间不加顿号。 2. 数据要真实准确 《年鉴》离不开数据统计。数据统计一般按自然年度统计,确需按学年统计者,需注明起讫日期,要以各部门经过核实上报的年报数据为准。 3. 表格制作要规范、定型、具有连续性 三、关于撰写格式 条目书写(打印)格式应遵循以下要求: Word文档,书面稿件采用A4纸型,条目标题用5号黑体,尽量不超过10个字,使用括号“【 】”括起来。顶格起行书写,后空一格接正文。正文用5号宋体、段落1.5倍行距,文尾注明撰稿单位、文稿字数、完稿时间、撰稿人姓名。 一般性条目尽可能不分层次,也少分小节,以免显得零碎、繁琐。大条目确需分层次时统一为:第一层用1.2.3.……,第二层用(1)(2)(3)……。 引用文件要严格书写文件标题、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号。公文号中的年份使用括号“〔〕”。 图表格式。所有表格必须有标题和表头,标题居中;图表需注明图注,要求正确、直观、清晰。 四、附录:范文选编 (一)概况 管理学院 2003年底,学院有教职工231人;有本科生1763人、硕士生407人、博士生481人, MBA学员1200多人,EMBA学员450人,外国留学生162余人。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硕士点(含MBA专业学位)、7个本科专业,以及1个上海地区管理学门类的国家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点。有3个系和20多个研究所(中心)。 1.师资队伍建设。专职教师144人,其中教授45人(包括博士生导师29人),副教授6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51%。 2.学科建设。2003年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包括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会计学、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成功,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成立。 3.教学工作。学院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探讨,重视拓宽师生学科视野,活跃学术环境,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原版教材,有 门课实行“双语教学”,并组织 名本科生参加国外名校的Summer School.有 位教师被选派到海外“充电”,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在全院推广。管院推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并加以实施,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16位博士生导师为本科生共开一门管理基础课”,媒体传为佳话。 4.科学研究。学院从教学研究型向研究教学型,乃至研究型过渡,全年发表学术论文540多篇;纵向科研项目创新高,全年申请到8项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集体编著出版了《世博会与上海经济》一书。成功举办“中国MBA论坛”。 5. 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20多年来,学院对外交流办公室在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过程中,与几十所大学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师资培养与交流、学生互访、科研合作、学术活动的展开等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美国的沃顿商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泽西州立洛特格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德州大学(奥斯汀)、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法国格诺贝尔学院、法国马赛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政治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取得并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至今已有近100多人次的教师到上述学校访问或交流。 学院进一步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和优良资源,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与加拿大UBC商学院合作举办IMBA项目;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举办MTM(技术管理硕士)项目;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举办EMBA项目以及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开展高层工商管理硕士课程。 6.党建工作。学院现有教工党员116人,占全院教职工人数50%。院党委以走出去参观,请进来报告,集体学习和讨论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党员思想建设。获得了上级组织部门的多项奖项:获得校文明单位、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在迎接建党81周年、迎接“十六大”召开的“双迎”活动中,院党委和工商管理支部分别被授予“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奖”;被推选参评上海市劳模集体。 7.学生工作。一年来,管院学生先后开展了学术论坛、社团活动、管理节等活动,在校内外各类赛事中多次获奖:获上海市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奖;院学生工作组获得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吴冲锋教授获学校十佳青年才俊称号;院团委获学校“五四”红旗团委。学院学生工作富有特色,2003年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两岸三地博士生工作坊。 (×××) 化学化工学院 2003年,化学化工学院有教职工127名,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各1名,教授28名(含博士生导师23名),在站博士后6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50名,硕士研究生120名,本科生504名。一年来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在各方面取得明显成果。 1.师资队伍建设。2003年,新进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名,其中国外引进教授3名,国内引进教授2名,充实了师资队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从上年的62%上升到80%,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18%。学院召开一届二次教代会,听取教师对学院发展的建议,促进学院建设。路庆华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高超获得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和霍英东基金的资助,马紫峰获得2003年“曙光学者”称号。青年教师朱新远、高超分别出国,师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珍-玛丽莱恩(Jean-Marie Lehn) 和哈洛德(Harold W. Kroto)教授处进修。 2.教学工作。从2003级学生开始实行导师制,由印杰、任吉存、任天辉和归国学者房建华、陆文军等担任新生导师。学院加强对教学的投入,对教学论文、新编教材和讲义给予奖励,鼓励提高教学水平。印杰等4位教师获学校优秀教师称号。陈虹锦主编的《实验化学(上)》,周持兴主编的《 聚合物流变实验与应用》己出版。吴旦主编的《化学与现代社会》获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大学化学”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 3.科学研究。在研科研项目86项,其中新增31项。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完成科研经费1665.2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150篇,被引209次,申请专利70项,获得专利权17项。学院重视论文上水平,颜德岳的1篇论文在《Science》上发表。学院着力于学科建设,获得了“应用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新增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3个硕士点。隋郁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 4. 对外交流与合作。和复旦大学合作,与荷兰 Eindhoven工业大学、英国 Queen Mary ( London)大学共同开展的亚洲-欧共体“高分子化学与材料”联合培养硕士生项目(ASIA LINK-ASI/B7-301/98/679-32)启动。与德国Siegen大学、Max Planck-Institut (Mainz)和Koeln大学开展理论化学、高分子化学、纳米科学、分析化学方面的科研合作,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 (二)重大活动类条目 【举办读书征文活动】5~8月,出版社与学校党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同舟共济、危难之际塑精神”读书征文活动。出版社向校内70个单位赠送最新图书各一套20册。提供推荐书目。活动鼓励学校教职员工读一本好书、写一篇书评,参加一次交流,推动了校园读书活动,丰富了“非典”时期师生们精神生活。本次活动共收到征文49篇,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并由出版社提供了颁发的图书奖品 (×××) (三)会议类条目 【四届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大学四届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于12月17~24日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近400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谢绳武、盛焕烨、张世民分别作的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学校财务工作报告和《××大学住房制度改革补充办法》的有关说明。24日下午举行大会闭幕式,谢绳武就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作了补充说明。张世民就《××大学住房制度改革补充办法》修改意见作了说明。大会秘书长张增泰报告了各代表团(组)讨论与审议的情况。教代会提案工作委员会主任曹荣瑞对大会收到的提案及处理情况作了说明。与会代表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关于《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和《学校财务工作报告》的决议”,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了《××大学住房制度改革补充办法》。马德秀出席会议并讲话。 (×××) 【召开第八届国际光电子和通信会议】10月13~16日,由学校与市通信学会、激光学会、光机所和通信制造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八届国际光电子和通信会议(OECC’2003)”,在上海国际贵都大酒店召开。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光通信和光电子产业系统近4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谢绳武及市科委主任李逸平、上海光机所干福熹院士,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应邀出席大会开幕式。会议给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印度和法国的6篇论文作者代表颁发了优秀论文奖。会上,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邬贺铨、香港中文大学光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林清隆、日本NTT公司接入网系统实验室Sinohara博士分别作了题为“中国宽带网的状况和展望”、“宽带通信光子学-过去、现在和将来”、“日本的光纤到家 (FTTH)”的大会报告。本次会议安排了6个分组报告会和3个专题研讨会,共发表大会报告75篇、口头报告244篇和张贴报告117篇。会议录取了432篇论文编成文集。会议期间,有9家从事相关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公司和厂商参加了现场展示会。 (×××) (四)机构类条目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成】 学院于4月决定成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5月中旬两校园4号楼内物理、化学及预防医学等13个教研室50多间用房搬迁铺开,购置仪器设备800多台件和大批家具,价值约500多万元。中心为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完成形态学实验室显微互动系统升级。至9月一个拥有形态学(包括组织胚胎学、病理学);技能学(包括病理、生理、药理);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5个教学实验室集一体的5000余平方米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全面建成,形成紧扣整体目标,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基础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并成功申报为上海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主任丁文龙。 (×××) (五)科研成果类条目 【轿车主模型检验工装研制成功】 目前国内汽车生产厂车型的主模型检验工装全部都依赖进口。中心下属申模模具制造公司的技术团队积极开展汽车匹配主模型和数控加工技术的研发。2007年8月,由孔啸高工领衔率先在国内设计和制造出第一款轿车主模型检验工装。整个研制过程中,攻克了大型复杂形状铝合金薄壁件加工过程中的变形、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高速铣技术在整车匹配主模型检具加工中的运用、适合铝合金切削刀具的选用和改进、优化CAM编程中的矢量选择和最优刀具路径、对特殊形状进行合理分型,进行优化处理等技术难点。研制成功的轿车主模型检验工装不但能实对汽车另部件的外观验证和尺寸验证,还能实现零部件的匹配关系验证和功能性验证。 (×××) (六)工程类条目 【逸夫科技创新馆建成】 逸夫科技创新馆由教育部立项批准建设,是学校首项邵逸夫捐赠项目,位于闵行校区中区。项目总投资1550万元人民币,其中由香港著名实业家邵逸夫捐赠港币450万元,学校自筹人民币1100万元。工程由上海华东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浙江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施工。2002年11月开工,2003年4月竣工。工程获得上海市“浦江杯”优质工程奖。逸夫科技创新馆建筑面积4633平方米,总高度13.75米,其结构为三层框架结构,外墙立面采用仿古和石淡黄色面砖为主色。该馆设有现代工业创新中心、太阳能汽车创新中心、电子创新基地、机械创新基地、ACM训练基地、思维空间站、多功能讲演厅等,是一座向学生提供各类科学实验、科技活动和科技比赛的场所。 (×××) (七)竞赛类条目 【举办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 11月21日,建工学院团委和学生土木学会联合主办“学校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建工、机械、媒体设计、电信等院系组织34支团队参赛。本届大赛要求制作一个能承受竖向载荷和水平载荷的纸质水塔结构模型,重点考察团队成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和团队协作精神。经过17天角逐,19支代表队进入决赛。12月7日,在闵行校区光彪楼多功能厅举行决赛,由土木工程系杨君伟、刘敏、周宁组成的代表队获得综合奖第一名,8支代表队分别捧走了综合一、二、三等奖,以及最佳造型奖和最佳结构奖的奖杯。 (×××)
|